古艺新生,非遗传承的坚守与创新
华夏文明网| 2025-07-25

  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,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,福建省泉州市不仅承载着千年商贸的荣光,更是一座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。江加走木偶头雕刻、五祖拳、剪瓷雕、金苍绣……这些穿越时光的名字,正在一群非遗传承人的手中,迎来破茧重生的光芒。

 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“江加走木偶头雕刻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雪玲的刻刀下,呈现出“一刀一世界”的极致艺术天地。她严格遵循古法开坯、定形、雕刻、上彩,每一刀都凝聚着对百年技艺的敬畏。但敬畏不等于固守,当古老木偶戏渐离现代生活,黄雪玲勇敢“破圈”——她将木偶头元素融入时尚挂饰等文创作品,让年轻人在会心一笑中触摸传统。谈起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手作木偶头,她表示希望让木偶头作品贴近生活。

  “教学推广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式,传统技艺只有让大家亲身来体会来动手学习,才能真正地了解这项非遗技艺的无限魅力。”黄雪玲说。

  “把五祖拳编成广播操,推广到泉州更多的中小学校里面。结合泉州古城各种文旅活动,举办‘快闪’表演,主动走进大家的视野,呼唤更多人一起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。”张晓峰说。

  “我想让‘剪瓷雕’成为雅俗共赏的一门技艺,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认识雕艺就在我们身边,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解码非遗。”陈媚媚如是说。

  “利用各种场合,包括研学活动,让市民游客尝试体验非遗技艺,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传授,也是推广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之一。”林秀清说道。

  从指尖流转的木偶头雕刻,到刚柔并济的五祖拳;从流光溢彩的剪瓷雕,到金线生花的金苍绣,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标本,而逐渐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。这些实践正是泉州秉持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非遗保护理念的鲜活例证。在这里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大众视野,古老物件焕发新活力,文化遗产真正浸润当代生活脉络。(记者 林凤清 姜丽 林杰)

【责任编辑:林凤清】
精彩推荐
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
05-19
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“特斯拉速度”成为“上海速度”常态
05-18
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
05-11
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、年轻化的选择
04-20
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“预售抢购模式”及“两级火箭渠道模式”
04-20
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
04-17
热点推荐
五六天后: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“保驾护航”
06-08
谜茵焕肤精华: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
06-08
草本与咖啡的结合——品晟咖啡强势登场
06-08
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|大有机会博10%的收益,来不来?
06-08
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?
06-08
TMALL@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,用脑洞致敬生活!
06-08